|
本帖最後由 亞特蘭提斯 於 21-7-2014 18:26 編輯
南傳上座部佛教很重視禪定修養,緬甸、泰國等的教徒設有
許多禪定中心的組織,專門從事研究和修習。向佛教徒介紹一點
南傳佛教修定的方法,也許不是沒有益處的吧!
先談初步的修心法。第一是調身。選擇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
,敷設一個柔軟舒適的座位,然後坐下。坐的方法,一般是“結
跏趺坐”,就是平常說的盤腿而坐。有雙盤腿和單盤腿兩種。雙
盤腿是先把左腳壓在右腿上,再把右腳壓在左腿上,兩腳足心向
上。單盤腿是先屈右腳放在座位上,足心向上,再把左腳壓在右
腿上,坐好以後,把兩手重疊放在盤腿上面,手心向上,左手掌
在下,右手掌在上。但有人腿子硬,不能結跏趺坐,也可用別的
方法,如交腿而坐,或把兩足放在地上端正而坐,把兩手放在膝
蓋上,手背向上亦可。要以身體舒適為主。但身子不前傾,不後
仰,要正直自然。此時,把左右肩稍微搖動幾下,以通血脈,再
把視線收到眼前最近之處,眼看自己的鼻端,不完全閉眼(因閉
眼容易昏沉睡眠),然後放鬆全身。
第二調息。先呼出一口濁氣,然後以舌尖抵上顎,閉上嘴,
用鼻子呼吸。呼吸有三種:如果出入息急促粗重而可聞聲者為聲
,粗者為氣,微細緩慢者為息。修定的人不取聲,不取氣,而取
微細的息進行呼吸。為了使散亂的心漸漸地靜止下來,此時可以
應用一點數息觀,即每一次出入息默數一下,在出息時數或入息
時數都可以,但數出便不數入,數入便不數出,數息時置心於鼻
端的出入之門,如是從一數到十,不停止在五數以下,亦不超越
十數以上,如欲再數,也是從一數到十。由於數的力量,而心得
以專注。此後還可做一段隨念出入息,即出息時思想隨念於出息
,入息時思想隨念於入息,出息時長時知我出息長,出息短時知
我出息短,入息長時知我入息長,入息短時知我入息短。念息時
思維集中於出入息的始終,即出息時從臍至鼻端,入息時從鼻端
至肚臍。
第三是調心。即設法使全部精神意志集中於一個對象上,即
所謂置心於一處。經過調息之後,注意力已漸集中,便可進一步
思維“四大皆空”,使意志集中專注於空。其思維的方法是:佛
教把物質的基本元素歸納為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種,一切堅硬性
的屬於地(固體),濕性的屬於水(液體),暖性的屬於火(溫
度),動性的屬於風(比氣體範圍廣些)。人們把自己的身體叫
內世界,賴以生活的房屋、田地、資具、器皿等叫外世界,這兩
種世界都是由四大元素和合而成的,人們執此內界以為我,執外
界以為我所。修定者先觀察分析自己的內身世界為無我,即思維
我曾執此由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元素組合而成的色身為我;可是
我只有一個。如果地大是我,其他水、火、風就不是我;若水大
是我,地、火、風就不是我;若火大是我,則風、地、水就不是
我;若風大是我,則地、水、火就不是我。既然在四大中找不到
有我,故知此內身世界的本性是空的;內界是空,則外界也是空
的;內外世界都是空的,我何必執它們以為我與我所?如是思維
,便放棄對自身的內界和依存的外界的執著,即所謂“內無根身
外無器界”,把注意力高度集中於空上。就是說修定者的思想在
這個時候除了空之外,沒有別的執著和雜念,持續地不間斷地維
持這樣的境界。可是心猿意馬,長時維持境界不易,如果此時又
起了別的雜念怎麼辦?應該立即思維這一念,不是無緣無故單獨
從自己生起的,也不是從外界單獨生起的,如果是從外界生起,
則與我無關;既非自己生,又非外界生,則亦不能是共同而生,
如一粒沙榨不出油,二粒沙共同也榨不出油來,更不是無因而生
的。由此可知這一雜念的本性也是空的,即所謂“不自生,不他
生,不共不無因,是故知無生”。如是思維,覺知這一念是虛妄
的,便拋棄了這雜念的繼續,又把注意力集中在完全是空的境界
上。如果長時維持這樣的寂靜境界,若再起雜念,就再覺察,再
消滅,再使精神集中專注於一境,這叫做“念起即覺”、“置心
一處”。
上面所談最簡單的一般修心法,是一些禪定之師根據經論的
說法和他們自己的經驗綜合起來教導初學入門的方便之道。如果
經常按照這種方法修習,就可以排除散亂的雜念、斷除煩惱、獲
得智慧。對於治療神經衰弱等慢性病也有幫助。
然而針對各類不同性格的人,為了使修定向更高的境界發展
,南傳上座部佛教有一套傳統的很具體的專門修定法。他們把定
境分為十遍處、十不淨、十隨念、四無量、一想、一差別、四無
色等七類四十種,叫四十業處。就是地遍、水遍、火遍、風遍、
青遍、黃遍、赤遍、白遍、虛空遍、光明遍,名為十遍處。膨脹
相、青瘀相、膿爛相、斷壞相、食殘相、散亂相、斬斫離散相、
血塗相、蟲聚相、骸骨相,名為十不淨。佛隨念、法隨念、僧隨
念、戒隨念、捨隨念、天隨念、寂止隨念、死隨念、身至念、安
般(出入息)念,名為十隨念。慈、悲、喜、捨,名為四無量(
又名四梵住)。食厭想,名為一想。四界差別,名為一差別。空
無邊處、識無邊處、無所有處、非想非非想處,名為四無色。
各種不同性格的人分為六類:即貪行者、瞋行者、癡行者、
尋行者、信行者、覺行者。這六類不同根性的人於四十業處中修
習那些業處比較適合呢?即貪行者適合於修習十種不淨及身至念
。瞋行者宜修四無量及青、黃、赤、白四遍。癡行者及尋行者宜
修安般念(隨念出入息)。信行者宜修佛隨念、法隨念、僧隨念
、戒隨念、捨隨念、天隨念。覺行者宜修死隨念、寂止隨念、食
厭想、四界差別。其餘的地遍、水遍、火遍、風遍、虛空遍、光
明遍及四無色十種業處,則適合等於一切行者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