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諸苦如同夢子死,迷現執實誠疲憊, 是故遭遇違緣時,視為幻相佛子行。
遇到怨恨敵人、邪魔幹擾、各種疾病等時,沒有必要特別去執著,因為不管是什麼樣的對境,全部是心的執著顯現,應該看作為幻化。阿底峽尊者曾說:“貪嗔境現時,視為如幻化。”顯現任何貪嗔對境時,理應把它當作幻化,不要去執著。《入行論》也說:“不執悅意物,彼為真妙物。”不貪執世俗悅意之物,才是最殊勝的事物。
很多人認為,執著美色才是對的,仇恨怨敵才是對的,實際上並不是這樣。當我們遭遇種種不幸時,實際上就像在夢中生孩子,覺得“寶寶特別好看,很可愛、很乖,應該用什麼來沐浴呢?用牛奶來沐浴,還是用洗衣粉來洗澡?”後來孩子突然死了,自己就悲痛萬分、非常傷心。然而這完全是一場夢,第一自己沒生過孩子,第二孩子沒有死過,痛苦簡直是徒勞無益,醒來後根本沒有真實的對境。佛經也說:“如女夢中見,兒生復死亡,生喜死憂傷,諸法如是觀。”一個少女夢見生了孩子很歡喜,最後死了很痛苦,但這些都是不存在的,同樣,怨恨的敵人對我攻擊,我對他生起嗔恨心,彼此針鋒相對、不共戴天,這類事情也全部是幻化。
所以,當最可怕的違緣降到你頭上時,一定要把它轉為道用,不要認為它是真的。有些人父親死了,就非常痛苦,覺得他是自己唯一的父親,從此再也見不到他了,他生前說過:“好兒子,……”很多世間人都是這樣,那天我在上海仁濟醫院,看見一個老太太死了丈夫,不斷地在那兒哭訴,我就很稀奇地在旁邊聽。那個老太太一直說:“我們生活53年了,我以後再也見不到你了,我實在不願意離開你啊!”我當時就想:“已經可以了,53年在一起生活很不錯了。”我們遭受各種違緣時,應該把它觀為幻化,雖然顯現,但並非實有,這些痛苦暫時在心前出現,可一定會消失的,它只是一種愚癡的實執。寂天菩薩雲:“愚癡所執諦,何異幻化物?”愚人所執著的諦實法,全部都不存在,跟幻化沒有任何差別。這些教言若能逐漸融入自心,那麼得癌症也好、得愛滋病也罷,都不會特別痛苦,因為人生就是一場夢,沒有什麼好執著的,假如沒有如是耽執,那一定能解決這個問題。朗日塘巴格西也說:“了知諸法皆如幻,解脫貪執之束縛。”如果能夠解脫貪執,那就是真正的修行人,不會被世間八法所染汙。
現在有些佛教徒,遇到違緣時特別煩惱:“我學佛很長時間了,為什麼還生病啊?”聽起來特別可笑。要知道,佛陀並沒有說只要學佛就平平安安,永遠都不會生病,輪回的真相就是生老病死,這是誰都要經歷的,尤其我們人類還有八大痛苦,每個人的身上都會出現。輪回本來即是痛苦的本性,學了佛以後,並不是不會遇到痛苦。其實這些痛苦是如幻如夢的,沒有實體,若能了達這一點,所作所為都會很自在、很快樂,遇到痛苦也可以轉為道用,快樂的時候也不會過於傲慢。
我非常希望大家在修行過程中,當自己遭受違緣時,應該轉為道用;當別人遭受違緣時,應該觀悲湣心,不要幸災樂禍。
梁武帝在歷史上非常有名,據記載,他一生造了484座寺院。有一次他在逛街時,看見有個人在賣瓜,一個人來買時,他說什麼也不賣;另一個人來買時,他很高興地賣給他,錢不多也沒關系。梁武帝見後大惑不解:“這兩個人都與他素不相識,為什麼態度有天壤之別呢?”於是去問國師志公禪師。
志公禪師用宿命通一觀察,原來那賣瓜人前世是死囚犯,當他要被處斬時,很多人都在旁邊圍觀,那兩個人也在場。第一個人認為:“這傢伙罪有應得,活該!”第二個人卻覺得他很可憐,對他產生同情心。以這個因緣,賣瓜人今生不把瓜賣給前者,而願意賣給後者。在現實生活中,有些人莫名其妙討厭一個人,不管他吃飯、說話、走路,做什麼都看不慣,這可能也是源於前世的因緣吧。
總之,我們遇到違緣時,最好不要成為修行的障礙。很多人平平安安、順順利利時,修行很成功,稍微遇到一點挫折,就馬上倒下去了,這是很可惜的,應該學會轉為道用。同時,看見別人遭受違緣時,理應寬宏大量,盡量去幫助他,在別人最困難時施以援手,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