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根據上座部佛教,梵網經是《巴利經藏‧長部》的第一部經,也是巴利三藏的第一部經,可見此經的重要程度。這部經的第一部分,一開始是凡夫以戒稱讚佛陀;對戒及佛陀反對的外道(佛教以外的九十六種宗派和六師學說),有詳細的說明。(中國佛教的梵網經版本與此經有差異)這部經的第二部分,是批駁六十二種邪見,關於過去的邪見約有十八種,關於未來的邪見種約有四十四,分為:我與世界之常住論、常無常論、無因論、世界之邊無邊論、詭辯論、死後之有想論、無想論、非有想非無想論、斷滅論、現在涅槃論等。這部《梵網經》對於生起佛教正信,瞭解邪見,具備佛法正確知見,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,因此被集結為巴利三藏的第一部經。
《梵網經》主要記述佛陀在摩揭陀國阿婆羅提迦園時,對五百位比庫說各種戒行,以及描述外道的六十二種見解。經名中的梵網,意指像漁夫用網捕魚那樣,將外道的錯誤見解一網打盡。全經共分為三品。其中,《第一誦品》的前部分,記述佛陀開示本經的背景和原委,以及讚歎沙門果德瑪(釋迦牟尼佛)的各種戒行。《第二誦品》的後部分至《第三誦品》,均為佛陀所說的外道六十二種解見。
經文中說:有一次,佛陀和五百位比庫,行走在王舍城至那爛陀的大道上。有個名叫須卑(善念)的修行者和他的弟子梵施(梵摩達),也行走在這條道上。一路上,須卑以種種的言語,譭謗佛、法、僧。而梵施,又以種種的事例,讚揚佛、法、僧。於是,師徒倆人爭論不休,跟在佛陀及僧團一行的後面。到了阿婆羅提迦園,佛陀一行停下來,就地住宿。須卑和他的弟子梵施,也同住在那裡,倆人繼續爭論。次日清晨,比庫們集坐在講堂裡,議論這件事。佛陀知道之後,對眾人說:「他人謗我、謗法、謗僧,諸子不得痛心,不得憂恨,不得懷忿怒。」反之,「他人讚我、讚法、讚僧,諸子不得歡喜,不得欣悅,不得懷愉快。」因為,無論對這些譭謗或讚揚佛、法、僧的言論,表示痛心或歡喜,都會造成思想上的障礙,不利於修行。但是,對譭謗或讚揚佛、法、僧的話,又『不可不審定』。要知道前者的譭謗,是『非屬事實』。而後者的讚揚,則『是屬事實』。一般人讚歎佛教,因為它有各種『瑣細』的、『卑近』的戒行。為此,佛陀介紹了一般人所讚歎佛教的小戒、中戒和大戒。其中,小戒採用沙門果德瑪應當如何行事的,正面的論述方式闡述。中戒和大戒,均採用沙門、婆羅門有何等行事,而沙門果德瑪則無有此事的對比法闡述。
(一)小戒:相當於五戒、十戒等。有:捨離殺生;捨離偷盜;捨離淫欲;捨離妄語;捨離兩舌,捨離惡口;捨離綺語。「沙門果德瑪,不採種子,不伐樹木。日中一食,夜間不食,非時不食。不觀戲劇歌舞,不著華鬘,不塗香料,不事裝飾,不坐臥高大床。不蓄金銀。沙門果德瑪,不受生穀,不受生肉,不受女人,不受奴婢,不受山羊,不受雞豬,不受象牛馬,不受耕田荒地。沙門果德瑪,不為使者,不為仲介,不事商賈,不以秤尺欺誑世人,不賄賂譎詐,不虛偽邪行,不傷害、不殺戮、不捕縛、不劫奪、不竊盜。…」
(二)中戒:由小戒裡所述的內容,再進行具體化論述,談論各個方面的事項。如說:「或有沙門婆羅門,為世所敬,食他信施,而自存活,然於諸種談有談無,無益徒勞之言。譬如談國王,談盜賊,談大臣,談軍兵,談恐怖,談戰爭,談食物,談飲料,談臥床,談華,談香料,談親戚,談乘具,談村落,談城鄉,談都會,談國土。談婦女,談英雄,談風聞,談閒事,談死者,談漫談,談世界,談海洋等等,專心一意,作斯言談。沙門果德瑪,一無此事。」這裡列舉種種不加談論的事項,一句話概括即是:不談世事,不說綺語,專心修行。
(三)大戒:由沙門不得占卜、誦咒等方面的禁忌事項組成。如說:「或有沙門、婆羅門,為世所敬,食他信施,然於諸種無益徒勞之明,若相手、占卜、占兆、詳夢、占體相、占鼠齧。火護摩、穀護摩、米護摩、油護摩、口護摩、血護摩、宅地明、刹利明、濕婆明、鬼神明、地明、蛇明、毒藥明、鼠明、鳥明、命數預言、防弓矢咒、解獸聲明等,以此邪命自活。沙門果德瑪,一無此事。」
《梵網經》為記述古印度思想狀況的重要資料,所記外道的六十二見,指的是圍繞『我』和世間,所展開的六十二種觀點與見解。其中,依過去世而起的見解有十八種,依未來世而起的見解有四十四種。依過去世而起的見解是:
(一)常住論。『說我及世界常住。』下分四種:(1)憶念過去世『一生乃至多百千生等』而起此邪見。(2)憶念過去世『一成劫和壞劫、二成壞、三成壞、四成壞、五成壞、十成壞劫等』而起此邪見。(3)憶念過去世『十成壞劫、二十成壞、三十成壞、四十成壞劫等』而起此見。(4)通過推論、審察而起此邪見。
(二)半常、半無常論:說我及世界一分是常住,一分是無常。下分四種:(1)以創造主梵天為常,從梵天化生的眾生為無常。(2)以『戲忘天』(註:指地居天眾生因喜歡戲笑懈怠,常常以戲笑而自娛樂,當那些天神在戲笑娛樂時,身體便會非常的疲憊,因此失去意識,因此而死亡。)之外的諸天為常,從『戲忘天』死後轉生的眾生為無常。(3)以『意憤天』(註:指空居天的化樂天、及他化自在天的男女彼此以眉目傳情來達到性愛的高潮,因過於放縱而失去意識,因此死亡,)之外的諸天為常,從『意憤天』死後轉生的眾生為無常。(4)以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中的『我』為無常,以心、意、識中的『我』為常,通過推論、審察而起此見。
(三)有邊無邊論:說世界有邊、無邊。下分四種:(1)此世界周圍有邊。(2)此世界周圍完全無垠、無邊。(3)此世界周圍,上下有邊,橫側無邊。(4)此世界既不是有邊、也不是無邊,通過推論、審察而起此見。
(四)詭辯論:每答所問,支離破碎,入於詭辯。下分四種:(1)因確實不知道,恐怕答錯,墮為妄語,而對善惡問題,不作肯定或否定的答覆。(2)因確實不知道,恐怕答錯,墮為執取,而對善惡問題,不作肯定或否定的答覆。(3)因確實
不知道,恐怕答錯,遭到詰難,而對善惡問題,不作肯定或否定的答覆。(4)因暗鈍愚癡,對『他世、化生之有情、善惡業之果報』的有或無,對如來死後存在或不存在等問題,一無所知而不置可否。
(五)無因論:認為『我』及世界,無因而生。下分二種:(1)從無想有情天死後轉生的眾生起此見。(2)通過推論、審察而起此見。依未來世而起的見解是:
|
|